导语:档案与信息管理系“名师讲坛”自系主任胡莹副教授于2015年3月正式开办,旨在为系内师生特别是研究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丰富课余交流。讲坛开办以来,已邀请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盛宴。
2017年12月9日,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员,信息安全高级工程师,楚雄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李仲良老师,在文渊楼405教室为大家带来了以“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保护现状——带你感受悠远神秘的彝族毕摩文化”为题的讲座。 昭通市彝族学会会长陈绍刚、云南省民委古籍办刘琳副研究员也闻讯赶来。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充实,图文并茂。开场,李仲良老师介绍了楚雄师范学院《彝文古籍及其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云南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彝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应用开发资源集成平台建设项目》《中缅跨境民族口承文化资料整理及其数据库建设》《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及其有声数据库建设》《彝族族源研究》《中国彝族土司史研究》七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展现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然后,李老师介绍了“毕摩”文化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真挚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与之探讨和联系,体现了“有教无类”的育者风范。
谈及目前彝族古籍保存现状,李老师认为,保护和抢救彝族文献迫在眉睫,对彝文古籍进行数字化除了是一个让其得以永久保存的手段,更是可以让彝文古籍为世人共享和利用的有效途径。在进行相关项目研究的同时,已建成了“彝文古籍数据库”,并全面调研了云贵川三省典型的彝族地区、形成了三省份省调研报告、购买了92卷毕摩经、征集了大量电子毕摩经等。
讲座后半部分,李老师用两个“毕摩”主持祭典的视频让同学们更清晰直观地感受了彝族文化的神秘。
李仲良老师的讲座,让同学们对彝文古籍的数字化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和认知,也为师生们今后对彝族文献的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必赢网址bwi437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