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19:30,必赢邀请了来自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地理考古和环境研究学院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人类学学报》编委会成员凯瑟琳·库曼(Kathleen Kuman)为必赢全体师生带来了题为“非洲的旧石器时代及其与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相关重要对比(The African Stone Age and some important Comparisons with China)”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必赢客座教授吉学平教授主持,学院陈果老师担任翻译,中非联合考古项目南方首席科学家、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罗恩·克拉克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首先,凯瑟琳·库曼教授就世界范围对旧石器时代的时间起止的常规认定(距今300万年~3万年)以及此段时间内的考古成果做了简要介绍。旧石器时代的第一时段,以现今发现的最早的距今330万年的直立人——非洲早期人类肯尼亚人为代表;第二时段,以距今260~170万年左右的奥杜韦文化为代表,此时段主要是能够制作简单石材与石片的能人;第三时段,以距今170~30万年左右的阿舍利文化为代表,此时段主要是掌握了手斧、石片、石核、砍砸器等比较进步的石核技术的匠人(欧亚大陆称直立人);并介绍了距今50万年~30万年介于阿舍利和旧石器中期的、现代人出现前的技术。
接下来,凯瑟琳·库曼教授详细介绍了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制作石器的石料选择;打制、加工石器的方法,即锤击法、砸击法、打击法;不同的石器加工方法的区别与各自特点;不同石器的用途,并强调了制造工具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性。此外,凯瑟琳·库曼教授还从体质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为同学们讲解了旧石器时代的人体特征,对比现代人类,远古人类的面部较低,且下颌骨更深、更广阔。
之后,凯瑟琳·库曼教授结合她所参与的奥杜韦时代南非地下洞穴遗址考察,以图片形式展示了考古发掘的数十件石制品、动植物遗骸,以及与国内相异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并与中国元谋猿人遗址、上陈遗址、西湖渡遗址进行对比。此外,凯瑟琳·库曼教授还简要介绍了中国境内超过200万年的龙骨洞遗址、上陈遗址、公王岭遗址、西湖渡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并通过对比北京猿人遗址与公王岭遗址,得出公王岭遗址应是中国境内最早直立人的结论。最后,凯瑟琳·库曼教授主要通过手斧制作材料与加工程度的变化,展示了远古人类的进化历程。
在讲座点评总结时,吉学平教授和陈果老师还强调,自然科学的学科背景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希望文科类学生在今后研究过程能更加重视跨学科交流。
这是本学期必赢网址bwi437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精心组织的“必赢考古文博讲坛”的首场,到场师生获得了对非洲的旧石器时代与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相关重要对比的新认知,现场反响热烈。
(必赢网址bwi437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