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必赢网址bwi437 全文检索 收藏本站 |  学校首页 | 

敬畏学术,追求卓越

祖先再造与族群认同:马健雄《再造的祖先》之我见——必赢网址bwi437“汀蘭”读书会第七期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4日 18:06 点击数:

为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理解中国”阅读计划,激发学院同学的阅读热情,培养读书思考的人文精神,努力达到“在认识世界中理解中国,在理解中国中走向世界”的愿景,2019年11月23日19:00,必赢“汀蘭”读书会在映秋院208会议室举行第七期阅读活动。值得可喜的是,由于读书会宣传到位,质量优良,受到其他兄弟学院同学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并吸引他们加入其中,增添新鲜血液之余,亦为阅读活动的深层次开展,提供多学科的视角和多面向的思维。本期便是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刘金泉同学,带大家精读和分享香港科技大学马健雄教授的著作《再造的祖先:西南边疆的族群动员与拉祜族的历史建构》,中国近代史的李希锐同学也主动参与其中,并做精彩点评。

(“汀蘭”读书会第七期读书会现场)

主讲人刘金泉同学以《上下合谋、内外一体:理解拉祜族的历史书写——读马健雄<再造的祖先>一书》为主题,从“作者简介”“内容梗概”和“结论思考”三大模块出发,与大家分享阅读体悟。在“作者简介”中,他以“马健雄与《再造的祖先》”作为引言标题,详尽介绍马健雄教授的生活经历、学术渊源与研究关注领域,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该书的成书背景,以及作者为之进行田野调查和探访的努力。在“内容梗概”一部分,他从“宗教运动:族群冲突中的拉祜身份动员”“边疆形成:拉祜族群认同的进一步强化”和“祖先再造:上下合谋对拉祜的历史重写”三重层面出发,解读在内外力量的交错中,将文化建构、国家政策、知识生产和历史想象,纳入拉祜族族群意识与兴起过程的历史书写中,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倮黑”这个群体的生成和拉祜族最终被国家认定的史实脉络。在“结论思考”中,刘金泉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从“史料运用”“文章论证”等角度,对该书加以评析,并进一步提出“边疆形成何如强化了拉祜的族群认同”“本书是否回应了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中‘中国西南山区存在不受国家统治的自由的人民’的观点”等值得深入讨论与思考的问题,其广博的知识、清晰的逻辑和妙语连珠的语言表述,赢得参与同学的一致肯定。

(刘金泉同学在解读《再造的祖先:西南边疆的族群动员与拉祜族的历史建构》)

紧接着,大家通过对刘金泉同学对《再造的祖先》一书的介绍和所提出探索与争鸣的观点,进行热火朝天的集体思考与评议。

2018级中国近代史方向的李希锐同学率先发言,他认为,经过刘金泉同学的介绍,使他了解了拉祜族漫长艰辛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并提出“书中涉及的拉祜族在清末民初民族构建,是先有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还是先有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在清王朝和法国签订条约划定边界后,国境线内的拉祜族和国境线外的拉祜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发展又是怎样的不同”的两个问题,并得到主讲人和参与同学的热烈回应。

(读书会中杨泽宇和李希锐同学进行互动)

2017级中国民族史方向的龙佳同学从“进化论逻辑”的角度谈论,少数民族社会落后的面貌需要仿照汉族的模式进行改造和建设。从古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汉族移民、科举制的不断推广,到今天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变迁一直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着;另外,族群身份的认同运动,是出于对社会资源及利益竞争下的一种手段,是动员出来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社会资源及政策导向,也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出发点所在。

2017级档案学方向的李爱华同学认识到,清代倮黑在反抗汉移民和“改土归流”的压迫中能坚持下来完成自我塑造,“厄沙佛主”作为他们的精神信仰是个关键的因素,现实中也是这样,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慰藉,好让自己不被最后一颗稻草压倒。

2019级图书情报方向的王宇灵同学则发现,汉族在人数上占了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在汉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其他民族成为少数民族,被美名为德化、文明化的历史进程是对少数民族脱离“野蛮”生活的帮助,但是往往后者更具有淳朴性,更强的精神感情联系和对自然天地的感知力,少数民族在被汉文化、儒家伦理影响的过程中,似乎有自己本民族宗教信仰的民族没有那么容易被同化。

2019级中国民族史方向的张体红同学认为,少数民族的历史不应是汉族或是少数民族书写,而应如作者所说“少数民族的历史书写应是上下合谋、内外一体,大家一起搭台唱戏”;另外,他结合之前阅读温春来教授《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一书的感想,以“族群意识”为视角,认识到无论是民国时期夷族上层为争取民族地位,还是现当代民族为争取本民族权利,都是民族意识的体现。

2018级中国民族史方向的李俊同学,认为书中描述的“拉祜族”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从清代以来的政治背景“中国国家边疆意识觉醒和维护西南边疆安全”的影响。她联想到,一些历史学家在界定历史上的中国边疆的依据时,认为不应以边疆的界线来划分,而要以中国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来划分;由此反思,如何界定这个历史上的“民族”(或者称为有共同特征的族群)是生活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并提出在国界划定研究中以“地理分界”或以“文化分界”哪个更加合理和稳定的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2018级中国民族史方向的杨泽宇同学认为,明清王朝的国家体制塑造了西南边疆社会和文化,而作为人口数量不占优势的群体“倮黑”,经过政治领袖和知识分子在国家体制中发挥的创造性和能动力,创造、延续和重构了拉祜族的地方仪式与宗教神话。与此同时,他意识到族群认同是政治的,严格意义上说,是在与国家政权的冲突和边疆政治中逐渐生成,并在国家主导的叙述中,被渗透建构的政治文化模式。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情趣、提高文化涵养。本期“汀蘭”读书会以《再造的祖先:西南边疆的族群动员与拉祜族的历史建构》为精读文本,使同学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到,拉祜族的历史既包含历史上西南部边疆的历史,也包括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塑造出的渗透入日常生活的拉祜族“历史想象”;与此同时,“汀蘭”读书会阅读活动保质保量的持续开展,一方面,有益于丰富学院同学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以高质量的读书成果回馈同学、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志同道合的阅读者,可以帮助大家开拓视野,滋润心灵、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轻松愉快地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汀蘭”读书会第七期参与人员合影)

(必赢网址bwi437“汀蘭”读书会供稿)

Scroll to Top
Baidu
sogou